环保龙头掌舵者突遭留置!2025年15家上市公司高管频触红线
发布日期:2025-08-20面对高管违法违规行为,监管层正采取“宽严相济”的差异化策略:对情节较轻者快速解除留置,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经营冲击;对情节严重者依法严惩,形成震慑效应。
“快速纠偏”案例频现。
华康洁净董事长谭平涛被留置5天后即获解除,居然智家实控人汪林朋、三博脑科董事长张阳均在两个月内恢复履职。这类案例中,监察机关在查清事实后迅速调整措施,既维护法律权威,又避免企业陷入治理真空。
“重拳出击”毫不手软。
司法判决显示,资本市场违法成本正大幅攀升:金运激光实控人梁伟因操纵证券市场罪获刑4年,罚金1200万元;回天新材原董事长章锋被判刑7年9个月,罚金高达1.5亿元,创下年内个人罚金纪录。最高人民法院相关人士表示:“2025年新《证券法》实施后,对控股股东、实控人等‘关键少数’的刑事追责力度显著加强,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行为的刑期上限从10年提升至15年。”
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型阵痛
上市公司高管频触红线,倒逼企业加速合规体系重建。某上市环保企业董秘透露:“我们已启动‘去实控人化’改革,通过引入职业经理人团队、设立独立董事占多数的审计委员会,削弱个人决策权重。”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沪深两市新增修订内控制度的上市公司数量同比增长37%,其中超60%涉及“三会一层”权责重构。
投资者结构亦悄然生变。公募基金二季报显示,机构对环保、医药等高风险行业的持仓比例较年初下降2.3个百分点,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占比提升至18.7%。某大型公募基金经理表示:“我们正将高管合规记录纳入ESG评价体系,对存在实控人风险的标的实施一票否决。”
从国泰环保的股价震荡到15家上市公司的连锁风暴,2025年的资本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合规洗礼。当“严监管”成为常态,上市公司唯有将合规基因融入血脉,方能在风暴过后迎来真正的晴空。
-
全国生态日|宁波“绿色镇行动”走进环保设施开放单位
正值第三个全国生态日,由浙江省宁波市生态环境局镇海分局主办的“绿色镇行动”环保科普研学活动,带领20多对亲子家庭走进全国第五批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岚山净化水
发布日期:2025-08-20 -
生态文明导刊丨魏新军:更加准确理解现行环保法中保护优先原则
现行环保法中的保护优先原则,鲜明地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要在防范环境风险、降低环境损害上优先采取措施,而非将环境保护的“防线”后撤至最终的污染治理上,即坚决不能先
发布日期:2025-08-20 -
环保龙头掌舵者突遭留置!2025年15家上市公司高管频触红线
面对高管违法违规行为,监管层正采取“宽严相济”的差异化策略:对情节较轻者快速解除留置,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经营冲击;对情节严重者依法严惩,形成震慑效应。“快速纠偏
发布日期: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