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118.90244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资讯
联系电话:

15104317771

首页 > 市场行情 > “绿色能源+蓝色粮仓”实现发电养鱼两相宜 我国“海上风电+”成效显著

“绿色能源+蓝色粮仓”实现发电养鱼两相宜 我国“海上风电+”成效显著

2024-06-28 15:59    来源:央视网  点击量:328  评论(0人参与)
 

6月28日,在福建莆田南日镇海上风电场,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正式投产。平台不但能产生绿色电力,还是一座“蓝色粮仓”,实现了发电养鱼两相宜。

随着直径130米的巨大叶轮缓缓开始转动,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海上平台“国能共享号”正式投产,为千家万户带来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

微信截图_20240628155412.jpg

所谓风渔融合,说的就是这个风电平台可以做到“水上发电,水下养鱼”,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让我们一镜到底,看个明白。按照设计要求,在整个平台的中间围出了一个六边形的水池,下面挂上了双层的养殖网箱,下边的这个网箱里可以养殖5万尾深海鱼类。这样一来,整个平台水上可以发电,水下可以养鱼。

“国能共享号”位于莆田市南日岛附近海域,这里也是国家级的海洋牧场示范区。工作人员介绍,风渔融合平台的开发建设是一项跨界综合系统工程,需要开展能源电力、渔业养殖等跨领域融合研究。这种风渔融合达到了集约化利用海洋资源、跨产业融合发展的开发目标。

微信截图_20240628155420.jpg

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风渔融合项目负责人唐永卫介绍,这个平台是深远海漂浮式风电与渔业养殖一体化设计概念在世界范围内的首次创新实践,推动形成“绿色能源+蓝色粮仓”的新模式。投产后,平台风电机组一天可满载发电9.6万度,约满足1万个家庭一天的生活用电需求;一个养殖周期,鱼品的收入能达到数百万元。

我国“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海上风电+”是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最大化利用海域资源是科学用海、集约用海的一种方式。除了风渔融合浮式平台所开创的海上风电与渔业养殖融合发展模式,我国“海上风电+”还有更多的模式与场景。

2023年,我国科研团队首次实现海上风电可再生能源和海水直接电解制氢一体化,并在大海中利用海上风电驱动海水制氢。这次试验设计研制出1.2标准立方米每小时制氢的漂浮平台,制氢纯度达到99.9%—99.99%区间。据悉,科研团队目前正在推进100标准立方米每小时制氢的规模化试验。

微信截图_20240628155428.jpg

2023年,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投产,这座平台上风机所发的电力用于海上油田群油气生产。自投运以来累计发电量超2800万度,节约燃油使用量5600吨,节约燃气使用量1400万方,为海上油气田的开发提供了经济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

微信截图_20240628155434.jpg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工程分会副理事长林毅峰表示,目前,海上风电和海洋经济融合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主要的实现路径包括海上风电制氢、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甚至我们可以在海底建海底数据中心,实现清洁能源给数据中心供电。通过这种融合发展,可以进一步促进海上风电的降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长春市诚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备案号:吉ICP备2023003253号-1

备案号:吉ICP备2023003253号-6